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金代 定窯 外刻變體蓮瓣,內刻蓮紋大碗

一件極富藝術性的定窯大碗___


Ding Ware  Carved lotus petals large bowl,
 Jin Dynasty

(AD 1115-1234)


Hebei, Quyang County

Height 12cm ,  Diameter28.8cm


本件熟坑, 覆燒,滿釉,器形飽滿敦重, 內刻折枝蓮花葉紋,外刻平行變體蓮花瓣紋,內外呼應,藝術性表現極強,
它的釉很厚潤,深奶油色的色澤,雕刻的手法非常靈活自然蕭灑, 沒有一點刻意做作修飾,
定窯碗外部刻蓮花紋呈現的方式有: 直接刻畫出蓮花紋,一是刻出重疊的花瓣紋,一是刻出變體的抽象平行蓮花瓣紋, 以後者數量較少;
這種近乎抽象的變體蓮瓣紋表現方式,在北宋早期至金代流行於北方的磁州窯系以及定窯,
而本件從釉質,胎質,體型及制作工藝特徵,還有蓮花葉紋的風格看,兼有北宋及金代之特徵,而由它的胎與釉的質地,和窯燒的特徵來看,約屬於金代中期後的產品;




2013年1月 廣告













定窯刻花大碗 D33cm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這件由做工來看應為供奉朝廷的"官器"__(不能講官窯,
因為定窯只是供奉朝廷,不是朝廷設的窯).


河北省 考古研究所藏__白釉深腹碗


北京故宮藏,定窯窯址出土同類型破片


這類深腹直口碗,算是定窯比較有特色的產品,一般都有著外撇或寬沿的唇口,
尺寸約在17公分至33公分之間(以20幾到30幾為主), 北方其它窯口較少見到這類形式
大尺寸的深腹器皿,,
定窯這類外刻蓮瓣深腹碗器皿,有洗或碗兩種形式,也有一定的數量,洗的底部較寬平,略寬過圈足,有的是平底臥足,呈斜直璧,,                                    
本件為碗的形式,圈足.直口深弧腹,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 大小形式與本件相似,高11.5cm, 口徑28.1cm ,圈足口徑比例也與本件接近,比例一般約1:2.3 ,另一種洗的比例 約為1:1.8 (註一), 只是台北故宮的這件外璧光素,內刻水草魚紋,

外刻變體蓮瓣的這種大碗傳世品較少,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有一件, 美國舊金山 "亞洲藝術館"收藏有一件,直徑為33公分,
其它大部份見於深腹碗或缽,, 北京故宮藏定窯址破片中有一件定名為"缸"的器皿破片,
但依破片本身形體比,此之所謂"缸"應是餐具器皿一種,

本件色澤牙黃,微帶灰, 有施兩層釉汁現象,釉質極為滋潤沉斂,,工藝質樸洗鍊,不假作做,
內刻蓮花葉紋,工藝精湛,刻工流暢生動,深淺有致,毫不遲疑!

(註一)在民窯器裏比較沒有嚴格的"型制"規範,尤其是高古瓷器, 但 一般如果這個窯口曾經有供奉過朝廷, 或是"官搭民燒"的話,連帶的比較會受"型制"的影響! 但也不是絕對!







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北宋 磁州窯 白地黑釉剔花牡丹紋梅瓶

Cizhou, peony decoration,shallow carving  bottl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D: 960-1127)


China, Hebei Province

高: 35.2公分    Height: 35.2cm




(2012年9月廣告, 刊登於台北CANS 及典藏古美術雜誌)



河北磁州窯產品, 北宋中期以後至晚期風格________
本件外底露胎無釉; 胎體略為微生燒(根據現有統計研究 大多數的磁州窯系的產品 窯燒溫度都比較不足), 釉光為木光 (木光的意思是 表面光澤反光較弱,很溫和, 就像自然木頭光澤),
白色化妝土因氧化而泛黃,黑色剔花的一部份因窯火"拗火"而呈現棕褐色,
(關於窯燒"拗火" "Kiln burning time is too long, oxidation" 簡單說就是窯燒的時間過長,窯室的氣氛改變,使黑色含鐵量較高的釉過度氧化轉成紅褐色,,就好像在燒磚塊一樣,,詳情請查閱有關的窯燒專業書籍與窯址報告);
白色化妝土由器口內側施至器底, 黑色釉汁則自器頸部施至器底, 器內則無釉; 最後施一層極薄,帶乳濁性之透明釉 (透明釉有的厚,有的薄)(河北磁州窯一搬透明釉多少都帶有乳濁性特色,因為原料關係, 這與河南"當陽峪窯" 不同);
黑色釉汁,因施釉厚薄及窯溫高低因素,會產生厚度,硬度及光澤度變化,

本件器型飽滿,敦厚,六朵盛開的牡丹上下交錯環繞於瓶身,生氣盎然!!
***瓶身寬.高比例接近黃金比 1:1.618 ,
白地黑剔花產品是磁州窯當中較為高級品種, 這類剔花產品主要生產地在河北"磁州窯",及河南省的"當陽峪窯"; 其它附近山西.山東等地有少量生產, 但產品工藝以上述兩地較精緻!
在窯址中發現許多這類紋飾器物殘件,也有出土如本件"拗火"狀態的標本,...
白地黑剔花產品起自北宋早期,全盛期在北宋中期後至金代早期, 元明時期續有燒造,但已漸粗率,而不堪玩味!
在北宋中期後由於國勢較強盛, 人民生活漸安定富足,加之文化風尚鼎盛, 影響所及上自士大夫,下至一般平民商富,促使北方地區的瓷器產品裝飾風格漸變奢華,而且崇尚大件器物趨向, 而這地區的生活風格較為豪邁粗曠,也進而促使影響 這類型風格的發展 ;
(其它還有"白釉地剔花", "白地黑剔花加綠釉", 以及所謂的"鑲嵌磁"...等)

近幾年市場上已出現"較成功"的高仿品,有些高仿品釉質也很滋潤,刻工也看似熟練,但整體仍顯生硬,呆板,缺乏自然的韻味, 釉的滋潤效果是經由人工處理出來的,並且最重要的是皮殼老化,釉的老化質變仍然仿不出來!
(釉質滋潤,,現在可以用改變溫度以及釉藥配方或是直接在釉裡頭加了"消光劑" 等方法改變;,加"消光劑"的方法在明清瓷器裏也很常使用; 但是整體還是不到位),



(Kiln burning time is too long, oxidation  brown).
Different computers have color error (顏色在不同電腦上會有差別)
(釉質老化滋潤 沉歛, 整體包漿渾厚 , 刻工自然流暢 不做作)


(局部  Local details) 
表面上施一層很薄的透明釉, 在積釉處呈現略白乳濁感



瓶底

======================================================================
======================================================================


museum collections , The same situation____

同一情形的釉色__ 博物館收藏品_____

(Kiln burning time is too long, oxidation  brown).
這一件同樣是"拗火"的北宋磁州窯產品.
Japan Seikado library (日本 靜嘉堂文庫收藏).


(Kiln burning time is too long, oxidation brown).
另一件同樣是"拗火" 的北宋磁州窯吐魯瓶(表面透明釉很薄)
Japan Art Gallery (日本逸翁美術館收藏).




黑釉很薄,有點拗火, 同樣的表面透明釉很薄
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美國波士頓佛利爾美術館藏)


窯址出土殘件  Unearthed in the kiln 
(圖片取自網路)


======================================================================










2012年3月4日 星期日

北宋"官窯"何處覓?____漫談北宋"官窯"!


(筆者註: 汝洲清涼寺的"汝窯" 當然是北宋官窯, 但是這裡要探討的是在這
之後所謂的另立的新窯?)

南宋時 葉寊所寫[坦齋筆衡]與 顧文薦的[負暄雜錄],當中所提到的"....政和 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 [負暄雜錄]則寫"宣政"間, 範圍在 宋徽宗當朝的一段短時間;
因為這兩條的記載,遂讓北宋官窯的存在,埋下一個線索, 以故至今追索其窯址者所多不已,
 但奇怪的是,既已命汝州造青磁,並且已是 汝窯為魁了,為何又要在 政和.宣和間 另置窯燒造?
也因為"京師''這二字,讓人認為窯址可能就在開封了!

** 但京師這二字使用上可以當動詞用,即是代表朝廷行使權力的中樞, 也可以是單純地理上
的名詞, 支持者各有其立論根據!
 如浙江省博物館副館長 李剛先生,曾在台灣[典藏古美術]雜誌上扵2011年3月及4月號,發表:(散步300年,擦亮宋代官窯)一文,則較傾向扵前者,

**筆者再進一步補充: (1),,.若以地理名詞為例,則類似 南宋官窯設置扵临安近郊,(而修內司窯,
也不在其衙門裏,而只是代表行使權力的機構),
(2),,若以動詞上解釋"京師",則可以元.明.清 三代為例,其官窯設置地都在離"京師"千里之遙的
珠山景德鎮, 那這個是不是也可以說"京師自置窯"?___我想當然可以爾,
也即是坐在北京城裏的 天子說: 咱京師,朝廷,自個設了個窯,來專燒瓷器, 這樣的說法行不行!?
.....當然沒問題!

既然京師自置的窯可以在京城邊,也可以在千里之外的窯區, 也就非必如何說了!
何況在唐.五代.北宋早期,宮裏所用瓷器皆由外地各名窯供呈而進, 其次客觀上若在開封置窯 
燒造,如何解決大量柴薪供應問題,勢必多增困擾, 這就不能與處在鳳凰山簏而腹地較廣闊的
临安城 相比較了!  
**另在歷史的客觀資料上,在南宋及後世的關於此官窯及產品記載,描述可說是几乎付之闕如,
反而都一再提及汝窯磁,...如陸游在其[老學庵筆記]中提及"....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
又如 周密在其[武林舊事]書中兩處提及 宋高宗 出席的御筵及賞景活動當中的器皿都
只提到汝窯器,又都沒提及北宋官窯器,,,,這就令人納悶? 難道在北宋"官窯"只在開封舊宮?
連位處江南的郡王府 ,當時都只有使用"汝窯"?!

為何所謂的北宋官窯都無留存下傳世品? 抑或者燒造時間太短了,以故今不得見也,
也有人提出說,現今的定名南宋官窯器中,其實有部份是 北宋官窯也!?....
但現今之名為南宋官窯器者,這些產品窯址已在杭州鳳凰山找到,也發掘出相對應的殘件破片;

所謂 北宋官窯或許燒造時間太短(比汝窯短),也或許是做為特定用途,因同時期已有汝窯存在,
**但是照一般現象既使不見其窯 也會見其物!!
或許另一北宋官窯一直都有其物留下, 只是我們沒有正確解讀出來!.....
那麼"張公巷窯"呢? 大抵設立於北宋末期的"張公巷窯"......在宋徽宗時期有朝廷官員 徐競 寫
出使高麗的見聞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 一般學者推估出使時間約在 宣和五年.六年,
他寫在高麗時看見窯工燒出的部份青磁與  ''汝州新窯''瓷器所呈現的工藝.釉色幾為一致,
這一點筆者引發出幾個佐證:
(1),徐競 在宣和六(五)年出使高麗時,看到高麗窯工所製作的瓷器 就是"仿汝州新窯"__這與
     [負喧雜錄]與[坦齋筆衡]當中所記載的"宣政.政和間,京師自置窯燒造"的時間點相符合;
(2),其當時所處環境,高麗窯工所仿燒的瓷器,理應為屬於''官窯''性質, 他們自不可能以一般
     北宋民窯為模仿對象!    而"張公巷窯 "也屬於"官窯"性質, 符合其對應的階級! 
     而 徐競 他在高麗是從事官方活動,所接觸的當然是以 官方物品為可能!
(3),以現今所看到的 古高麗青磁,無論其釉色,部份型制,及燒造的工藝特徵,都跟"張公巷窯"
      非常相似! 有些甚至與"汝窯磁" 非常接近!
在2012年台北鶯歌 博物館開展的__"青磁流動,東亞青磁展"當中又可以再度詳細看到相關
成品與資料,
基扵以上觀點,,北宋"官窯"是否就是"張公巷窯"?!雖它具有官窯的品相與質感, 但持讚成與
反對的學者各有立論,仍未定也!......

(參考資料: 台灣 歷史博物館"歷史文物月刊" 第131期,,''文物''第602期,,"收藏家''第44期,,
保利藝術博物館--''河南新出土宋金名窯瓷器特展",,"清涼寺汝窯址報告"
典藏古美術雜誌,2011年3月號__李剛 "散步300年,擦亮宋代官窯"....等)